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调研探索 > 理论调研

理论调研

关于当前经济金融形势的几个重点问题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04日 信息来源: 作者:肖四如 浏览量:

  2012年对于银行、企业、广大投资者都是充满不确定性的一年。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努力实现经济工作的稳中求进,我们必须面对若干重大问题:世界经济会出现再次衰退吗?如何加快中国经济的战略转型?如何理解和把握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冬天过后,股市和房市会有春天吗?在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下,金融如何走?

  一、世界经济会出现二次衰退吗?

  综合联合国、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的综合判断,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仍在继续发酵,世界经济复苏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仍然存在,经济增长将显著放缓。美国经济复苏缓慢,房产市场持续疲软、失业率居高不下、金融体系信心不足,经济增长速度将低于上年,在1-2%间徘徊;欧洲经济受债务困扰,短期难以自拔,长期前景不明,存在继续恶化的可能;日本震后重建虽会给经济增长一定刺激,但由于高额政府债务和日元升值导致的出口竞争下降,仍然处于低增长状态;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经济结构矛盾日益突出,难以独善其身,也将放缓发展速度。全球经济增长率回落至2.6%左右。

  金融危机治理总体上有成效,但后遗症也不小。发生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以次债危机为导火索,进而演变为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危机。其深层原因是:美国在高科技泡沫后,把金融创新作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放纵过度金融创新,把大量有毒资产输出,维持贸易和财政的双赤字,维持美国等国家低储蓄率、高消费率的生活方式。而危机治理过程主要取向是:金融机构去杠杆化,抑制过度创新;设法扩大居民的储蓄率,降低居民负债比例;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努力发展新兴产业以保持产业竞争力;对大而不能倒的机构则实施政府救助,以确保经济金融稳定;政府不得不多发货币、增加债务,以解决置换大银行、大企业不良资产问题,同时在危机处理中保证国家的必要支出。

  由此而引发的一系列后果是:金融机构去杠杆化和弥补减记的资产,导致信贷紧缩,加剧实体经济的困难;居民减少负债、增加储蓄的努力和财富因泡沫收缩而缩水导致的减缩开支,引起消费降低,从而总需要疲软,影响经济复苏;政府量化宽松政策,增发货币,引起货币贬值,为全球通货膨胀种下祸根;而在防范和化解金融危机过程中,新兴市场国家(中国等)采取的保增长措施,强化了传统产业结构的问题,并使生产的潜力发挥比较充分、高速增长难以为继。 金融危机形成一系列资产负债关系的恶化,本质上是债务危机,而危机治理的结果,缓解了企业银行的债务危机,但加剧了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高盛的分析报告指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是一个死螺旋。政府保增长、保稳定的结果,必须增加政府债务,债务难以按时偿还,政府信用就下降、债券评级下调,导致举债的成本提高,又要借更多的债去还本付息,政府还债能力又进一步下降。大量的政府债务由银行购买,债信下降引起银行的资产减记,又导致银行紧缩信用,进一步挤压企业的利润空间,引起税收下降,加剧政府解决债务的困难。在解决主权债务危机的各种方案中,财政靠增收节支难以有效操作,因为增收节支意味着降低社会总需求,使失业率进一步上升,居民实际收入下降,社会矛盾加剧,也不利于实体经济恢复。靠变卖国家资产包括国有企业的股权,又会危及一国的主权独立性,导致在国际经济循环中处不利的贸易地位,也带来国家安全问题。因此,量化宽松、多印货币、通货膨胀是最终可行的解决方案。世界将进入长期通胀的环境。美国借助美元不可替代的国际货币地位,很容易做到这一点。只要让其它国家多持有美元和美元债务,并继续保持美国对外股权投资和吸引他国赴美投资的资本回报优势,就既可量化宽松,又不致引起国内货币贬值,美国经济问题可逐步缓解。而欧洲国家则要困难得多。由于缺乏统一的财政政策,各国从自身利益出发货币政策难以协调行动,各国实行紧缩开支的措施,又不可避免地遭到国内政治势力反对而操作空间十分有限。因此,欧债危机仍无法见底。

  世界经济将步入持续低增长时期,另一重要原因在于,传统产业相对过剩和新兴产业的不确定性长期并存的格局。传统产业产能过剩、需求相对疲软的情况下,新兴产业又一时难以成为重要的增长点,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一是竞争激烈而且无规范,有形成新一轮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的特点。二是技术不成熟,当依现有技术形成产业化时,技术又改进了。三是需求无环境,新兴产业如新能源或环保技术尚不构成需求环境;四是风险无制约,新兴产业产生的投资风险,尚无有效风险分散机制;五是产业不系统,新兴产业成长缺乏系统的支撑条件。 金融危机让美国受轻伤,欧洲受重伤,而发展中国家也无法独善其身。中国等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长期靠资源、劳动力以及以环境和劳工的社会福利为代价与发达国家进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在产业分工中处于不利地位,积累了大量的结构问题。在克服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又通过大力刺激增长不断恶化结构矛盾。中国4万亿财政投入带动的10多万亿投资中,大多是基础产业和原材料产业(2010-2011年处于高峰期),使重复建设和产业结构偏重的矛盾加剧,生产能力逼近极限。联合国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分析,53%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已接近或超过“能力极限”,2012年44%的发展中国家面临财政恶化,经济不平衡、不可持续的问题日益严重。在以发达国家为市场的出口导向战略因世界经济危机而不得不作出调整后,经济增长的动力显著下降,2012年势必降低增长速度。

  在这种形势下,中国长期经济增长下行和结构性通胀的双重压力不可避免。中国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城市化,过剩劳动力逐步消失,劳动力成本上升;由于潜在生产能力下降,要素的稀缺性上升,要素价格上涨推动成本上升;环境税和能源、原材料价格上升引起成本推动型通胀;全球流动性宽松而形成输入型通胀。由于目前中国各级政府的财政赤字和和债务总体上偏低,2011年政府赤字占GDP的1.7%左右,远低于3%的警戒线。中央加地方政府负债包括平台负债占GDP约45%左右,远低于60%以上的世界警戒线,是世界最低的国家之一,政府有相当大的财政空间展开逆周期操作。中国的内需扩展也还有较大的空间,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完善、社会工程建设仍有很大改进的需求。这就使国内投资和消费仍可成为今后几年实现平稳较快增长的动力。中国仍可实现一段时期的平稳较快增长,不会出现硬着陆。然而,长期的可持续增长必须加快增长方式的转变。

 

  二、中国经济转型的重点和方向?

   中国当前经济结构面临严重的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的问题。在产业结构上,没有摆脱过分依赖“两高一资”(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消耗型)制造业的状况;在拉动增长的需求结构上,过分依赖外贸和投资,2011年我国投资率为48.6%,最终消费率为47%,其中居民消费率为34%,在多年的增长贡献中投资达到2/3,消费不足1/3,而消费的贡献国际平均水平一般占2/3以上;在分配结构上,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由1978年的2.6:1到2010年3.23:1,收入最高的10%城市人口与最低10%人口的收入比由1995年的3.78倍扩展到现在近10倍,引发潜在社会矛盾;在对外贸易结构上,劳动密集型与资源消耗型出口为主,处在最不利的产业分工和贸易循环中;在城乡结构上,“两元结构”的矛盾仍很突出;在消费结构上,消费不足与浪费严重并存。

  我国目前的增长方式一大特点是:以GDP增长为首要目标,以出口为导向,以扩大投资、发展项目为主要手段,以资源和环境为代价,以资源配置的行政控制为条件。在基础差、技术水平落后和人才不足的条件下,能迅速吸收国际产业技术成果,快速地实现了工业化,但现在问题和矛盾日益突出:生产增长与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并不完全同步,影响群众的幸福指数,等量的资源消耗未带来相应的福利;粗放式增长,加速了环境的破坏、资源枯竭,难以持续;重工业内部自我循环,低水平、重复建设成为顽症和增长不得不依赖的惯性;这种增长结构,还高度依赖信贷投放,为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留下隐患;投资的边际产出率越来越低,1997年每天投资GDP产出为3.17元,2009年降低为1.52元。

  转变投资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必须正确对待GDP增长速度,改变以其高增长为主要目标的经济管理方式。中国持续了近30年的高速增长,已经是世界奇迹,现在最重要的是有效增长、包容性增长和可持续增长。美国作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其年均增长从未超过4%,法国、德国在战后1950-1973年分别达到了年均增长5.05%和5.68%的高速度,但1973年的增长在2%左右徘徊。日本1950-1973年年均增长达9.29%,创造东亚奇迹。1973-1998年年均增长为2.97%。中国已经拥有人均4000美元左右的GDP,但抛开数字的实际福利显然不如发达国家在同等人均GDP水平的状态。我们应该更加重视社会、文化、环境等综合性福利,追求安全、和谐、有尊严地生活。让发展速度回归正常,减少物质投入的增幅,让国民在6-8%左右的增长中,获得更全面的综合福利。

  转变增长方式,要从“国富优先”转向“民富优先”的发展导向。切实提高居民收入在二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中低收入阶层的实际收入水平;实行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实行城乡一体化的经济社会政策;进行以公益为目标的国有资源配置,使土地及其它国有资产的收益能最大限度使民众受益;政府切实转变职能,从重GDP增长到重社会、重环境、重生态、重民生支出上来,增加中低收入群众的实际收益,增加社会保障水平,解决群众消费的动力和能力问题;大力推进服务产业化,解决大量事无人做而大量人无事做的矛盾,使服务业既成为就业的主渠道,又成为人们实际福利的增长点。

  转变增长方式要从以出口为导向的战略转变到内需主导增长上来。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初期多实行出口导向战略,通过出口换汇引进国外的资源技术和先进的工业设备,通过招商引资,生产出口产品,解决市场、技术和管理问题。初期是必要的、有效的,成为增长的动力。长此以往带来的主要问题是使发展中国家经济长期处于不利的产业分工之中,大量消耗资源,影响生态环境,牺牲劳动者长期保障和应有的社会福利,换来大量不能直接使用的外汇。不仅不断引发国际贸易争端,对国内经济的刺激作用也已明显下降。在发达国家经济长期低速的情况下,维护经济快速增长必须形成内需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必须适应国际经济变化,加快汇率市场化和外汇交易市场化,国家根据外汇使用需求和用汇效益引导市场结汇,变出口补贴为内需补贴,鼓励更多出口产品转为国内市场销售;充分有效地运用外汇来增加资源保障,推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改善对外贸易的不利产业分工。

  我国正处在走向内需主导、消费主导增长的历史拐点,充满新的机遇。一是城市化加速推进的机遇。城市是综合消费的载体。未来10年,城市化再提高10-15个百分点,将激发出巨大的内需。二是服务业拓展的机遇。服务产业的落后仍是中国国情,有很大的空间。加快服务产业的发展,可以满足人们对社会服务、教育、文化、艺术、娱乐、休闲、家政、环境保护、绿化美化等服务需要。服务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未来10年提高15-20个百分点,加快实现服务业主导的经济格局,有大量的事业与产业、项目和企业发展的空间。三是实现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的机遇。完善均等化的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可以大大改善居民的消费预期,从而更积极大胆地投入消费。有分析表明,政府公共服务支出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居民消费率可提高0.2个百分点。四是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的机遇。通过有力政策,鼓励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必然释放出巨大的消费需求。有分析表明,农民工消费水平,不及城镇居民的40%。如果提高到城镇平均,按6.7亿农村人口计算,年消费规模超过3.6万亿元。

 

  三、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将如何取向?

  2011年为何出现流动性紧张状况?首要的原因是:2011年我国的货币政策以控制通胀为主调,实际适度从紧地安排信用。连续7次提高准备金率至21.5%,连续几次提高存贷款利率,用差额准备金等手段,实行严格的货币增长规模控制。以货币紧缩来达到控制物价的目的,前提假设是流动性过剩是物价上涨的原因。实际上,2011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是结构性的,即主要由于成本推动和外部输入而产生。粮价上涨、铁矿价格上涨、石油价格上涨、劳动用工价格上涨等,这些都不是靠紧缩货币可以解决的。货币人为从紧的结果使2011年经济活动中资金明显紧张。全年9.5%的经济增长加近6%的物价上升,正常的货币需求须增加15-16%,而实际上只增加12%左右,出现2-3个百分点的货币流通缺口,导致民间借贷的异常活跃,推高货币利率。小额贷款公司的平均利率在20%以上,民间借贷利率高达50%,银行也乘机将利率上浮。经济活动中的资金成本上升,又进一步打压着实体经济,驱使实体经济的资金进一步流向“影子银行”,以钱炒钱,实体经济中资金趋紧问题更趋严重。再有,由于2008年为保增长,国家四万亿带动十几万亿的基础建设、重点工程在2010-2011年进入建设高峰期,货币紧缩的环境下,银行须保在建工程,于是中小企业和其它类型制造业受到资金的挤压,不得不进入“融资难、融资贵”的状况。此外,在抑制房地产价格进入关键之年,多项限购举措引起房地产供求增幅的下降,在销售趋于疲软的形势下,开发商多选择坚持,于是在信贷限制房地产时,选择在高利率的“影子银行”融资(以期政府最终放松房地产,使资金再度回流并刺激房地产),也是高利率的重要推手。 中国的货币供应量究竟是多了还是少了?美国GDP14.9万亿美元,广义货币M2只有8.7万亿美元。即M2/GDP<60%;中国GDP约47万亿人民币,M2超过85万亿元,近2倍。中国货币流通数量似乎比美元要宽松得多,然而事实却又显得紧张,中国的超量货币到哪里去了?我认为原因有这么几条:一是不良贷款实际占用大量货币,即使是四大国有银行在改制中先后总计剥离约4万亿不良贷款,许多仍是挂账处理,实际上社会不良资产并未清除;二是外汇占款近30万亿,尽管以人民币结汇后等值人民币实际进入流通,但减小了流动性;三是以长期投资为主体的信贷结构,消费贷款和流动资金贷款比重低,使大量货币实际沉淀,影响了货币流通速度;四是近年来资产价格的迅速上升,房地产泡沫以及大量财富进入流通,吸收了大量流动性;五是“影子银行”及其它金融部门中资金内部循环,未作用到实体经济;六是在社会融资结构中银行占主体,直接融资不足,大量的投入靠银行体系进行。中国社会融资结构中银行占60-70%,而在北美发达国家,银行的比重已在15%以下。 2012年货币政策应该如何走?主流的意见是:放弃以信贷规模控制为目标的窗口指导,转而采取更为市场化的以银行间利率为中介目标的信贷调控模式;按照实体经济内在交易需求来配置货币流通量,满足实体经济流动性的需要。今年物价的涨势低于3-3.5%,GDP的实际增长小于9%,货币供应量的增长指导计划是14%左右,逐步降低准备金率(1.5-2个百分点),增加银行信贷能力和实际投放规模(8-8.5万亿元);对中小企业和其它弱势群体的信贷增加风险容忍度,并配套政府扶持政策,鼓励资金投入实体经济;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善社会资金融通的环境,提高透明度和规范化;继续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实现国际间资金流动的调节功能;完善逆周期调节的货币政策杠杆,增加结构性调节的灵活性和有效性;放宽对企业债券发行限制,鼓励直接融资进一步发展,使之逐步成为融资的主渠道之一。

  财政政策是关于公共资源配置的一套政策体系。中国财政政策的主要问题是:敛财型税收结构,以流转税和间接税为主,财政调节收入分配的能力较弱;大量公共资源(土地、矿产所有权、国有经营权等)未计入财政收支,从而增加配置的随意性,公共资源的收益难以最有效地得到运用,并接受人民的监督;政府主导经济增长,甚至涉足大量经济开发项目,影响了项目可行性市场选择,并形成大量的政府负债,部分地方出现偿付困难;各级财政转移支付依据不足,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省级政府与市县政府财权事权不一致,增加了财政资源配置的不合理性。

  2012年,财政政策的取向必须配合保增长、调结构的目标来展开,真正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保持政府投入的较高增长,重点支持农林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生态建设,支持社会事业建设,加大保障房等民生工程的投入力度,推进均等化的社会公共服务;加大税收调节分配和引导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扩大交通运输业和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扩大房产税试点,扩大资源税计征范围,先从石油、天然气税收从量到从价计征(5—10%),扩大至煤炭、金属矿、非金属矿和水资源,从局部至全国推行,确保增加的税收用于资源的保护、储备和开发;提高所得税计征点,使中低收入家庭增加可支配收入能力;研究制定环境税并择机推出;进行更广泛意义的税费改革,把非税收入、国有资产收益、土地等公共资源收益纳入预算并接受有效监督,确保公共资源合理利用到切实增加人民的公共福利,改善人民的生存和发展条件。

 

  四、房地产还有春天吗?

  2011年,国家出台史无前例的严厉措施,通过“限购”、“限价”、“限贷”等手段,控制房地产价格,使房地产市场明显降温,价格数量双双走低。12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地产环比价格下降的有52个,其他持平或基本持平。

  国家对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决心来自于房地产已经出现显性泡沫的判断。房地产泡沫是指房地产的交易价值明显大于其实际应有价值(理论价值)。实际应有价值一般以房屋租金在房屋使用期间的贴现计算。假设如果住房是为了居住,在租房与买房之间必有经济权衡。因此,一般认为租金反映真实供求价格,由于购房还有其他目的,比如保值、财产积累和投资等。一般房价会高于理论价格。一般认为,交易价格比按租金推算的理论价格高一倍左右是正常的,过高就是泡沫。日本在1991年房地产泡沫破灭时,交易价格比理论价格高5.09倍,紧接着出现泡沫破灭的经济危机。因此,房屋的租售比、收入价格比等可作泡沫度量的关键性指标。一般认为租售比,即售价与月租金之比高于200就会出现泡沫,如高于250就明显泡沫,中国部分城市已高于500;房价与家庭年可支配收入之比为5左右,高于5就有泡沫。我们现在平均高于10。而房地产投资增长与总投资增长比,房地产贷款额与总贷款额增长比,以及房价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等可以作为房地产泡沫成长的预示性指标。所有这些指标都提示中国房地产存在明显泡沫。

  房地产泡沫产生的原因在于:投资与投机主导房地产价格;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放纵房地产价格,各方利益博弈推高房地产价格。首先,房地产的大量空置和超出大多居民实际支付能力的价格增长,表明投资和投机已成为房地产需求主体(作为价值储藏也是重要的需求动力),房地产由于其稀缺性和土地不可再生性,由于其天然就是一种投资和投机产品。其次,地方政府对于房地产的偏好,源于它既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2010年来自房地产的收入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65.9%(2006年只占38.9%),也是城市形象建设的重要载体,在技术和人才受限下,更是GDP最重要的增长点。再次,在房地产的各利益相关者中,房地产商、银行、政府和投资者都从价格上涨中得到利益,都趋向于有一个好的价格涨势。房地产价格上升,形成财富效益,对居民的消费能力成长也有间接推动作用。

  房地产泡沫存在巨大危害,是历史上多次经济危机的原因。日本80年代房价每年上涨达30%,1991年达到顶峰后泡沫收缩,92年大量房企倒闭,失业增加,银行不良债务上升,居民财富缩水,消费能力下降,引起经济的严重衰退.用10年左右才恢复正常,本世纪才达到正常增长水平。泰国房地产从1988—1997年10年间每年增长20—30%,97年房地产泡沫破灭,形成东南亚金融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更是令人警醒。因此,房地产大起必有大落,大落必然引起经济衰退,不可不防。房地产泡沫还引起资源的极度浪费,大量的空置地产和对土地的占用,浪费的是资源,污染的是环境。“鄂尔多斯式的困境”(即煤炭开发→发展房地产→民间借贷形成债务链)给我们巨大的警示。地球有限的资源无法支持房地产的长期高速增长,导致土地和资源能源的消耗,必不可持续。房地产泡沫还会引发财富分配的不公,资产价格的过快增长使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大城市近10年来房价上升多达8倍,成为许多人投资致富的主要因素。而这种因资产泡沫引起的财富增加与大多数中低收入者和农民无缘。而且由于房价高企,他们解决居者有其屋的梦想难以实现。

  现在的政策目标是如何实现“软着陆”。既要扼制泡沫,又不能出现崩盘,不能导致经济的大幅滑坡。这些年的高成长,房地产的贡献大,在按投资占到总投资1/4,间接引发的投资占总投资的1/2左右。在消费因房地产而增长的形势下,房地产投资大幅下滑,显然是难以承受的。打破房地产发展构成的利益关系阻力也很大,老百姓存钱买房,作为财富积累的习惯要变也很难。因此,房地产价格是“升不得、降不得,难稳住”。因此,房地产政策问题,不单是房价问题,而是增长方式、消费方式和分配财富方式的转变。

  因此,2012年房地产政策取向是:通过加大经济适用房建设、水利建设、城乡一体化的基础设施等措施,弥补房地产增长滑坡的空间。建立居者有其屋的消费主导,改变投机、投资购房,为财富积累的购房为主的取向。政府要运用经济和法律的杠杆实现房地产上述转型。通过推开房产税和房产交易增值税,抑制投资与投机;通过开征遗产税,来逐步改变以房产作为家庭财富积累的习惯;解决城中村、城乡结合部、乡镇和农村在基地的依法确立财产权、规范交易市场问题,赋予使农民占有财产的交易价值,使其在资产的价值增长中增加实际财富又可以作为资本成为有效抵质押品。从长期看,现有的限价政策必然取消,而代之以能实现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期稳定的政策和法规。

  总之,今年房地产不可能再现大涨,而是力保不要大跌。

 

  五、股市严冬之后如何走?

  2011年,股市进入严冬。股市10年市值涨了10倍,指数回到原点。当年GDP增长近10%,而A股市值下降20%。A股总市值21.38万亿,比上年缩水4.91万亿元,每个股民账户缩水4万元,是千万股民的“伤心之年”。上证指数下降21.68%,深证指数下降32.86%,成交量比上年下降23%,与实体经济景气繁荣构成明显反差。

  2012年是“龙抬头”,还是“龙游浅水”?要分析这个问题,须先理解股票的价格是如何形成的。决定股票价格的力量可以归结为“四个面”,即基本面、政策面、资金面、情绪面。基本面即由上市公司的经营质量决定的价值。它是由企业的盈利性、风险性、成长性来决定。每股盈利决定股份的实际价值。而收入的风险性降低股份的实际价值,如果成长性好则增加其实际价值。从基本面分析的是企业的经营价值,是一个理性投资者的投资依据。然而,股票作为一种可交易的金融产品,价格不仅体现其经营价值,还体现其交易价值。交易价值则是由政策面、资金面、情绪面等影响供求关系而形成的股票价格表现。由于未来具有不确定性,于是预期就会影响情绪。情绪影响股市的信心指数,影响投资股市的热情,进而影响资金面,从而影响股市供求关系。乐观的情绪带来乐观的结果,乐观的结果又激发更乐观的情绪。资金面既受影响于情绪对游资的调出,也受影响于国家资金政策、流动性的状况,国家允许社保基金入市,国家鼓励各种共同基金的发展都增加需求,带来价格上升的利好。股市还受影响于上市公司股票供给的规模,大量集中的IPO,大量扩股配股、大量的非流通股转流通,都会影响股票的价格水平。同等的股票供给,则需求越大,资金进入越多,股价越高;同等的资金进入,股权交易的供给越多,选择面越广,价格越低。

  在一个股市中,理性投资者重视股票的经营价值,而投机者则去捕捉交易价值变动的机会;投资者重视二级市场的股价,而融资者重视一级市场的股价;投资者重视股市指数,融资者重视股市的市值。中国的股市远未达到经营价值驱动的阶段,远未达到理性投资者主导的阶段。因此,总体上属于政策市、投机市和内幕交易市,是融资者主导下向社会圈钱的市。在这样的股票市场上,不可能有理性投资的成功。10年来,上市公司通过IPO、配股和增发累计向股市融资3.7万亿元。去年就融资9865亿元,然而去年分红只是762亿元,是融资额的十二分之一。如果按市值来估计,资金回报率不到0.5%,只是同期存款利率的1/6。10年来,偏股型基金累计收益小于5%,平均年收益率0.5%,不及同期存款利率的1/8。上市公司都是一毛不拔的铁公鸡,但股票还可以卖出高价格,轻易圈钱。去年IPO发行平均市盈率达30倍,结果新发278只股票,202只跌破发行价。那么谁在股市中获利呢?首先,是融资者获利。2400家上市公司中,973家为国有控股公司,持2万多亿国有股份,通过解禁、减持不断向股票圈钱。内部人士及高管人员不断套现,仅去年就圈走980亿元。融资方高价发行股票,靠的就是利用信息不对称,展示未来股价上升的前景,误导投资者。这样的股市显然扭曲了资本市场应有的价格发现、资源配置和风险分散的功能,只是融资者圈钱、投机者套利的场所。圈了钱就投入房地产,房地产公司再上市、再增发、再圈钱。虚拟经济价值就膨胀起来。 现在股价是否已经见底?目前A股市盈率沪市14.7倍,深市27.4倍左右。如果企业的经营利润是真实的,沪市资金的回报率可在7%左右,则股份已接近真实价值。通常认为14-20倍正常,20倍以上偏高。中国经济前景并不悲观,因此,股市向上的概率大,向下的概率小,但仍然存在下挫的可能性。当前悲观情绪主导,大涨的可能性小。一些专家分析:排除房地产泡沫、金融资产泡沫对上市公司盈利的影响,平均真实市盈率可能仍在25倍以上,对于真实价值仍有30%的下降空间。 股市的政策选择,最重要的是引导股市健康发展,使股市发挥好投融资桥梁的作用。进而通过股市有效配置资源,通过股市实现项目投机机会,通过股市建立起企业有效的法人治理机制。因此,应该是投资者导向,投资者依据企业资本真实价值,理性投资的资本市场。理性投资就是要使投资者更关注企业分红、关注股权投资的长期价值。因此,必须监督企业更加公开、真实、及时地披露信息;必须有强制分红的机制;必须严厉打击公司高管和重要股东的内幕交易;完善发行价格审核机制,抑制以圈钱为目的、不对投资者负责的融资活动,改变发行溢价过高的事实上欺骗投资者的行为。完善企业退市制度,使股市真正反映企业的资产价值状况。规范发展各种共同基金,引导其健康发展,减少中小股东的盲目性。在这些积极的措施之下,股市将更加规范,投机性减弱,企业的经营价值将更大比重地决定股票的价格。当然这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股票价格的波动幅度将明显变小,不会再有股市的暴利时期。 六、如何防止虚拟经济过度扩张?

  温总理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从多方面采取措施,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有效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坚决扼制社会资金脱实向虚,以钱炒钱,防止虚拟经济自我循环的膨胀,防止出现产业的空心化。当今的时代,一方面存在大量的非实体的暴利领域(房地产等),一方面存在大量游离于银行体系之外持有大量货币的追求暴利者,谁还会情愿去做实体经济呢?有分析表明,实体经济可以承担的资金成本,当高于基准利率两倍时,1/2亏损;高于3倍时,3/4亏损。但从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时,实际融资成本都在基准利率的4倍左右,民间借贷利率更是高达30%以上。这是绝大多数实体经济所不能承担的。于是,“不借钱等死,借钱找死”。虚拟经济的过度扩展还导致不良债务链的蔓延,构成金融风险,甚至为非法集资的金融欺诈培植了土壤。正是这种形势,防止实体经济空心化和社会资金脱实向虚的问题紧迫地摆在我们面前。

  2011年实体经济的资金环境日益恶化。由于货币的供应量收缩,使缺少资信和抵质押品的中小企业融资难,从民间或小额贷款公司融入资金的结果,又出现融资贵。企业财务成本上升,挤压企业利润。再加上大量资源性原材料和基础产品的价格上涨,劳动用工成本上升挤压企业利润,使企业需要的资金更紧。监管套利诱发“影子银行”大行其道,金融体系价格进一步扭曲。效益好的企业,从资本市场可以融到钱的企业,与其搞实体不如去做委托贷款盈利高,吸引大量资金流向泡沫领域。我国企业包括新兴产业领域的企业由于缺乏核心技术,都难以取得超过民间借贷收益的高回报,资金的趋利性必然使更多的资金游离于实体经济之外。

  理解如何防止虚拟经济过度扩张问题,先须理解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对应关系。金融作为经济中介,产生于实体经济的内在需要。金融产品和服务对应着实体经济的相应价值。金融产品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支付结算类产品,包括现金、支票等,是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对等物;第二类,证券类产品(债券、股票及其它权益证券),是权益的对等物,提示未来收益的权利;第三类,衍生类产品(期货、期权、保险等),是风险收益的对等物。金融产品和服务并不能简单地概括为虚拟经济,因为金融在经济中有发现价值、分配资源和分散风险的功能,从而也有创造价值的功能。没有金融,资金就得不到充分运用,机会就无法成为项目,风险就可能导致灾难,就难以对不同的资产做出空间和时间上的有效安排。因此,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促进发展最重要的杠杆、机制。

 

  那么金融经济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虚拟价值呢?当货币在金融体系内部循环扩大,偏离实体经济的对应价值时,泡沫就产生,泡沫经济就是虚拟经济。当股价偏离其未来收益的贴现值、当房地产偏离以租金贴现计算的价值,当衍生金融产品偏离其对应风险收益时,当任何其他的商品因为炒作而背离其功能价值时,就是虚拟价值。问题是金融产品的特征是价值随时间转移,由于未来的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导致金融体系有一种制造泡沫的内在动力和机制。

  当所有资产(财富)的转换都以货币为媒介时,资产的价格就与货币的投入相互激励,形成金融系统内部的价值循环。如货币资金的投入增加,股价上升,股价上升又需要更多货币投入。房地产价格上升,使其具有投资和投机价值,房地产也成为金融产品,引导更多的资金流向房地产。又与房地产的价格形成相互激励作用。其它资产价格的上升也是这样。资产价值的上升,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国民财富增加的重要原因。这种资产内部的价值循环进行时,各种利益主体都在增加利益,如房地产价格上涨→地价上涨→政府土地收益增加;房价上涨→居民资产价值增加→居民可支配财富增加;房价上涨→房地产开发收入增加→就业增加→国民收入增加。即使是贫困而买不起房子的人也可以借助房价上升与贷款之间的利差,通过贷款而购买房子,解决居者有其屋的问题。因此,单独看各相关主体,利益都是正向的。正是由此,资产价格的上升就有一种持续的动力机制,驱使资产价格上升成为财富增加的主要原因。于是整个金融体系就容易成为泡沫制造的机制。

  当交易者仅满足于金融内部循环时(货币换股票、股票换),经济均衡不会打破。当货币一旦从金融系统内部循环中流出,进入实体经济,风险就产生了,而且会因为金融机构与企业的互动而迅速恶化。货币在资产和商品交换领域的分配,是隐性和显性通胀之间的变化,也引起国家债务关系的变化。于是国家就有可能借助政策而影响情绪面,情绪面影响资金面的一系列办法来调节货币的这种分配,以达到宏观稳定性之目的。也可以通过大量增发货币来缓解国内财政收支的平衡问题,调节国家承担的实际债务。因此,一个国家的政府在遇到财务方面的实际压力时,自然也会用多注入货币的办法来缓解。于是政府就存在一种制造通货膨胀的实际内在动力机制。这种机制与金融体系的泡沫制造机制相呼应,是导致长期大规模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抑制泡沫,引导资金的合理流动?我认为,有以下几点政策取向:一是规范金融市场公平竞争秩序。一切鼓励公平竞争的措施(信息充分披露、限制垄断等),一切规范股市、期市、房市的举措,都有利于抑制泡沫。二是利益分配手段限制垄断利润。对金融企业包括影子银行机构实行累进增值税,以克服金融机构在制造泡沫中的非正当利润,有利于扼制泡沫。三是规范和严格监管,弥补对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真空,有利于扼制泡沫产生。四是对金融创新的审慎准入,杜绝缺乏实体经济内在需求、纯粹以钱炒钱的创新产品入市。五是为资金的有效运用开正门、堵邪门,放松对资金运动的行政性管制,确保实体经济正常交易所需的货币规模,也有利于扼制泡沫产生。六是逐步实现利率的市场化,给各种资金的有效使用提供公平选择机会,克服目前大量低利率银行存款和大量高利率体系外运行资金的状况,也有利于扼制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

中科汇联承办,easysite内容管理系统,portal门户,舆情监测,搜索引擎,政府门户,信息公开,电子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