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乡村振兴的金融方案

发布时间:2018年06月25日 信息来源:中国金融 作者:孔发龙 浏览量: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全局,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新旗帜和总抓手。江西省农商银行切实担负起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光荣使命,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从服务新时代三农工作全局出发,从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着眼,以服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构建金融资源配置优化、供给体系质量提升、管理保障机制健全“三位一体”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断提高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能力和水平,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

  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促进农村金融供给更加充分有效

  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强化资金投入是前提。作为地方农村金融的主实力军,江西省农商银行充分发挥三农金融服务提供商的资源禀赋,不忘服务三农初心,回归农村金融本源,把更多金融资源更加充分地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计划2018~2020年投入3000亿元信贷资金,全力保障乡村振兴供给。

  服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坚持质量兴农,加快促进农业“稳粮、优供、增效”。服务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坚持优化存量、做大增量,严格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政策要求,加快压缩产能过剩重点行业的资源占用,信贷资源重点向江西省优质稻、蔬菜、果业、茶业、水产、草食畜、中药材、油茶、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九大优势产业倾斜,以信贷投向调整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服务农村三次产业融合,运用“财政惠农信贷通”“财园信贷通”“产业信贷通”等创新融资模式,发挥金融杠杆作用,重点支持“百县百园”工程、十百千万乡村旅游点建设、品牌农业发展和“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助力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服务小农生产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着力培育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辐射带动作用,激发小农户内生发展动力,助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

  对接乡村绿色发展需要。深入推进“整洁美丽、和谐宜居”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以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着力点,抢抓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的有利契机,重点加大对高标准农田建设、村庄整治建设、环境综合治理等农村生产性、生活性基础设施的金融支持力度,助力创造更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让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以提升绿色金融服务水平为切入点,抓住江西纳入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机遇,对接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搭建绿色金融发展平台,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重点加大对林业、节水农业、生态旅游等环境友好型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以绿色金融促进乡村绿色发展,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立足解决农民金融需求与农村金融供给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加快促进农民“脱贫、致富、文明”。满足精准脱贫攻坚金融需要,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运用好政府增信、产业带动、资产收益扶贫、公益扶贫、互联网金融扶贫等有效模式,重点做好深度贫困村脱贫攻坚工作,加大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贷款投放。提高金融扶贫的对焦水平,在实现对贫困地区责任网点落实、建档立卡贫困户信贷需求调查、符合贷款条件贫困户信贷投放“三个全覆盖”的基础上,做到“三个更精准”,即制定深度扶贫规划更精准、把握贫困实时数据更精准、对接脱贫攻坚项目更精准,助力贫困户脱贫致富。满足城乡融合发展金融需要,主动对接新型农民就业创业需求,发挥致富带头人“领头羊”作用,重点支持家庭工场、手工作坊和乡村车间发展,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创新;主动对接农民市民化需求,为农业人口转移中生产、经营、消费等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方案,持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满足农村文化发展金融需要,创新推出更多更好的农村文化金融产品和服务,重点加大对传统工艺、健康养老、文化健身、教育培训等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激发农村文化市场活力,丰富广大农民的精神生活,持续提升农民的幸福感。

  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促进农村金融服务更加普惠共享

  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提高农村金融供给体系质量是关键。江西省农商银行加大金融改革创新力度,提高供给体系质量,着力建设供需匹配、普惠便民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全面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建设供需匹配的农村金融产品体系。立足于解决农民融资难问题,总结江西在全国率先试点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成功经验,适应农村经济发展新形势和农户金融需求新变化,实施小额农贷扩面、提额、增效工程,再造新时代小额农贷“江西模式”。进一步加大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力度,探索创新更多易推广、广覆盖、可持续的金融产品和融资模式,不断丰富农村金融产品体系,提供精准、优惠、专业的金融支持。着眼于激活农村金融市场活力,重点围绕乡村产权改革,大力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村住房财产权“两权”抵押贷款试点,积极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抵押贷款试点,激活农村资源要素和金融市场活力,增加农民收入特别是财产性收入,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健全普惠便民的农村金融服务网络。加强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下沉服务重心,延伸服务触角,巩固乡镇网点全覆盖优势,提升“助农金融服务点”功能,织密织牢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的服务网络。建立常态化营销服务机制,深入开展“扫村、扫户”活动,集中力量、逐户上门、整村推进,构建“责任网络化、建档标准化、产品多样化、服务精细化、信息系统化”的全方位营销服务体系,充分发掘和主动对接农户有效金融需求,不断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支持移动支付便民工程建设,大力普及手机银行、网上银行、互联网金融等移动支付平台,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让广大农民共享安全、便捷、高效的现代普惠金融服务。

  营造文明和谐的农村金融环境。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开展农村文明新风服务工程,重点开展“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户”创建活动,完善信用评价机制,提升“文明信用农户贷款”品牌效应,打造“信用惠农”新模式,引导农民增强诚实守信意识,推动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守信”的良好农村信用环境。推动降低农民融资成本,结合涉农经营主体贷款方式、额度、产业方向等因素,通过合理确定贷款利率、完善续贷管理等一系列减费让利政策服务,最大限度降低农民的融资成本,有效解决三农融资贵的问题。推动金融知识下乡,进一步提升金融知识普及覆盖面,帮助广大农民群众提高金融素养,严厉打击金融欺诈、非法集资、制售使用假币等非法金融活动,切实保护好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持续提升农民的金融安全感。

  强化管理机制保障,促进支农金融作用更加全面有力

  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健全管理机制是保障。江西省农商银行将健全党建引领、质量管理、组织建设、互动合作等“四大保障机制”,让农合金融机构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更好地发挥主力先锋作用。

  健全党建引领的保障机制。充分发挥系统党委垂直领导、统一管理的优势,实施“党建+服务乡村振兴”,强化党建引领作用,确保各级党员干部和广大党员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走在前列、作出表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形成全员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推动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各项工作落地实施、取得实效。

  健全质量管理的保障机制。坚守支农支小市场定位不动摇,科学设定涉农贷款容忍度,增强干部员工服务三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强化三农特色产品创新和整合力度,确保乡村振兴重点领域都有产品对接、有服务方案。加快三农和农村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制度、流程、渠道的改造升级,做到“三个优先”,即乡村振兴信贷资源优先安排、支持乡村振兴贷款优先发放、乡村振兴相关金融服务优先满足。加强三农贷款管理,切实巩固和提升三农贷款的质量和效益。

  健全组织建设的保障机制。深化事业部制改革,优化三农事业部管理,实现营销服务的专人、专岗、专营,提升支持乡村振兴战略专业化水平。适度调整涉农贷款不良贷款容忍度,落实涉农贷款工作尽职免责办法,有效提升信贷人员加大涉农贷款投放的积极性。围绕新时代三农工作要求,加强三农知识培训,切实提升员工服务三农本领,致力培养造就一支有情怀、有责任、有担当,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金融服务人才队伍,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健全互动合作的保障机制。深化与各级党政以及有关部门的联动协作,积极搭建银政合作、银企互动、银村共建等服务平台,加强交流合作,争取政策支持,凝集多方力量,增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合力。加强与保险、农业信贷担保公司等同业机构的合作,采用“银行+保险+农户”“银行+担保+农户”等模式开发支农贷款产品,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向乡村振兴发展。(《中国金融》2018年第11期)

中科汇联承办,easysite内容管理系统,portal门户,舆情监测,搜索引擎,政府门户,信息公开,电子政务